2019年5月31日河南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次會議通過根據2023年3月29日河南省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次會議《關于修改〈河南省安全生產條例〉的決定》修正)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加強安全生產工作,防止和減少生產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和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在本省行政區域內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單位(以下統稱生產經營單位)的安全生產及其相關監督管理,適用本條例。
有關法律、法規對消防安全和道路交通安全、鐵路交通安全、水上交通安全、民用航空安全以及核與輻射安全、特種設備安全另有規定的,適用其規定。
第三條 安全生產工作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安全生產工作應當以人為本,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保護人民生命安全擺在首位,統籌發展和安全,樹牢安全發展理念,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著力實現本質安全,從源頭上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風險。
安全生產工作應當堅持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實行分級負責、屬地管理,遵循管行業必須管安全、管業務必須管安全、管生產經營必須管安全和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體系,強化和落實生產經營單位的主體責任與政府監管責任,建立生產經營單位負責、職工參與、政府監管、行業自律和社會監督的機制。
第四條 生產經營單位是安全生產的責任主體,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對本單位的安全生產工作全面負責。
生產經營單位應當遵守有關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加強安全生產管理和安全文化建設,建立健全全員安全生產責任制和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加大對安全生產資金、物資、技術、人員的投入保障力度,改善安全生產條件,加強安全生產科技化、標準化、信息化建設,構建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健全風險防范化解機制,提高安全生產水平,確保安全生產。
第五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安全生產工作的領導,組織有關部門依法編制安全生產權責清單,實行動態管理并及時向社會公布。支持、督促各有關部門依法履行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建立健全安全生產工作協調機制,及時協調、解決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重大問題。加強安全生產基礎設施建設和安全生產監管能力建設,保障對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宣傳教育培訓、應急救援等方面的資金投入。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根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制定安全生產規劃并組織實施。安全生產規劃應當與國土空間規劃等相關規劃相銜接。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完善安全生產巡查、警示約談和事故責任追究、績效考核等制度,將安全生產工作納入對本級人民政府相關部門及其負責人和下級人民政府及其負責人的考核內容。
鄉鎮人民政府和街道辦事處,以及開發區、工業園區、港區、風景區等各類功能區應當明確有關機構負責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工作,配備安全生產監督管理人員,將安全生產納入基層網格化管理范圍,按照職責加強對本行政區域或者管理區域內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狀況的監督檢查,按照授權依法履行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
第六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急管理部門依法對本行政區域內的安全生產工作實施綜合監督管理,履行職責范圍內行業、領域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關部門依照有關法律、法規和本條例的規定,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對有關行業、領域的安全生產工作實施監督管理。對新興行業、領域的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不明確的,由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按照業務相近的原則確定監督管理部門。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急管理部門和對有關行業、領域的安全生產工作實施監督管理的部門,統稱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應當相互配合、齊抓共管、信息共享、資源共用,依法加強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工作。
第七條 工會依法對安全生產工作進行監督。
生產經營單位的工會依法組織職工參加本單位安全生產工作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維護職工在安全生產方面的合法權益。生產經營單位制定或者修改有關安全生產的規章制度,應當聽取工會的意見。
未組建工會的生產經營單位,應當有職工代表參與本單位安全生產工作的管理和監督。
第八條 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采取多種形式,推動安全文化建設,加強對有關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和安全生產知識的宣傳教育,將其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增強全社會的安全生產意識,提高安全防范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
新聞媒體應當加強安全生產公益性宣傳,對違反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的行為進行輿論監督。
任何單位和個人發現事故隱患和安全生產違法行為,可以通過“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部門投訴舉報電話和網絡舉報平臺、來信來訪等各種途徑向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報告或者舉報。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應當完善受理、核查、移送、督辦、處理、答復等處置流程,及時處理報告或者舉報,并對報告人、舉報人的信息予以保密。
第九條 有關協會組織應當加強行業自律,依照法律、法規、規章和章程,為生產經營單位提供安全生產信息交流、技術咨詢、教育培訓等服務,促進生產經營單位加強安全生產管理。
第十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應當鼓勵安全生產科學技術研究,支持安全生產先進技術的推廣應用和管理數字化轉型,扶持技術含量高、社會效益好的安全生產科技項目。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對在改善安全生產條件、推進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防止生產安全事故、參加搶險救護、舉報安全生產違法行為和重大事故隱患、研究推廣安全生產先進科學技術等方面取得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表彰獎勵。
第二章 生產經營單位的安全生產保障
第一節 一般規定
第十一條 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建立健全全員安全生產責任制,明確各級、各崗位的責任人員、責任范圍和考核標準,形成包括全體人員和全部生產經營活動的安全生產責任體系,加強對全員安全生產責任制落實情況的監督考核,保證全員安全生產責任制的落實。
第十二條 生產經營單位應當根據本單位實際和國家有關規定,制定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
礦山、金屬冶煉、建筑施工、運輸單位和危險物品的生產、經營、儲存、裝卸、廢棄處置以及使用危險物品的數量構成重大危險源的單位應當建立健全和實施以下安全生產規章制度:
?。ㄒ唬┤珕T安全生產責任制度和考核獎懲制度;
?。ǘ┌踩a例會制度;
?。ㄈ┌踩a檢查制度;
?。ㄋ模┚哂休^大危險、有害因素的生產經營場所、設備和設施的安全管理制度;
?。ㄎ澹┪kU作業和重大危險源監控管理制度;
?。┞殬I衛生管理制度、勞動防護用品配備和管理制度;
?。ㄆ撸┌踩a風險分級管控和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制度;
?。ò耍惫芾碇贫?;
?。ň牛┥a安全事故報告和處理制度;
?。ㄊ┌踩a檔案制度;
?。ㄊ唬┌踩a投入以及費用管理制度;
?。ㄊΤ邪?、承租單位的安全管理制度;
?。ㄊ┌踩a教育、培訓和持證上崗制度;
?。ㄊ模┢渌U习踩a的規章制度。
第十三條 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是本單位安全生產工作的第一責任人,應當履行下列職責:
?。ㄒ唬┙?、健全并組織落實本單位全員安全生產責任制;
?。ǘ┙M織制定并實施本單位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
?。ㄈ┙M織開展本單位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
?。ㄋ模┙M織制定并實施本單位年度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計劃;
?。ㄎ澹┞鋵嵄締挝话踩a條件所必需的資金投入和安全生產費用的提取使用;
?。┒酱贆z查本單位安全生產工作,組織開展安全生產風險分級管控和事故隱患排查治理;
?。ㄆ撸┘皶r、如實報告生產安全事故,配合生產安全事故調查;
?。ò耍┙M織制定并實施本單位的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ň牛┴撠煂⒅卮箅[患治理情況向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和企業職工代表大會報告;
?。ㄊ┓?、法規規定的其他安全生產責任。
生產經營單位其他負責人對職責范圍內的安全生產工作負責。
第十四條 礦山、金屬冶煉、建筑施工、運輸單位和危險物品的生產、經營、儲存、裝卸、廢棄處置以及使用危險物品的數量構成重大危險源的單位從業人員在五十人以上的,應當設置具備相對獨立職能的安全生產管理機構,健全安全生產管理體系,或者配備不低于從業人員百分之二的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從業人員不滿五十人的,應當配備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
前款規定以外的其他生產經營單位,從業人員超過一百人的,應當設置安全生產管理機構或者配備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不得少于二人;從業人員在一百人以下的,應當配備專職或者兼職的安全生產管理人員。
礦山、金屬冶煉單位和危險物品的生產、儲存、裝卸單位應當有注冊安全工程師從事安全生產管理工作。鼓勵其他生產經營單位聘用注冊安全工程師從事安全生產管理工作。
第十五條 生產經營單位的安全生產管理機構及其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應當履行下列職責:
?。ㄒ唬┴瀼貓绦邪踩a法律、法規和有關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為本單位安全生產決策提出意見和建議;
?。ǘ┙M織或者參與擬定年度安全生產工作計劃;
?。ㄈ┙M織或者參與擬訂本單位安全生產規章制度、操作規程和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ㄋ模z查本單位安全生產狀況,開展危險源辨識、評估和安全生產風險分級管控,及時排查生產安全事故隱患,提出改進安全生產管理的建議,督促落實本單位安全生產整改措施和重大危險源的安全管理措施;
?。ㄎ澹┙M織或者參與實施本單位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
?。┙M織或者參與本單位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如實記錄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情況;
?。ㄆ撸┙M織或者參與本單位新建、改建、擴建工程項目安全設施的審查;
?。ò耍┙M織或者參與本單位應急救援預案演練;
?。ň牛﹨f助調查和處理生產安全事故,對事故進行統計、分析,落實防范措施;
?。ㄊ┚唧w負責安全生產考核,提出獎懲意見;
?。ㄊ唬┲浦购图m正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違反操作規程的行為。
第十六條 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對包括被派遣勞動者在內的從業人員,按照國家規定的學時進行崗位安全操作規程、操作技能、事故防范措施和應急措施、應急技能等教育培訓。未經安全生產教育培訓合格的人員不得上崗作業。
對調換工種或者采用新工藝、新技術、新材料及使用新設備的從業人員,應當進行專門的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并經培訓合格后,方可上崗作業。
生產經營單位接收中等職業學校、高等學校學生實習的,應當對實習學生進行相應的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提供必要的勞動防護用品。學校應當協助生產經營單位對實習學生進行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
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建立從業人員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檔案,如實記錄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的時間、地點、內容、參加人員以及考核結果等情況。
第十七條 礦山、金屬冶煉、建筑施工、運輸單位和危險物品的生產、經營、儲存、裝卸、廢棄處置以及使用危險物品的數量構成重大危險源的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和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應當由主管的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對其安全生產知識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己瞬坏檬召M。
其他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和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應當具備與本單位所從事的生產經營活動相應的安全生產知識和管理能力。
第十八條 生產經營單位應當按照國家和本省規定,為從業人員免費發放符合國家標準或者行業標準的勞動防護用品,并監督、教育從業人員按照使用規則佩戴、使用,不得以貨幣或者其他物品替代應當按規定配備的勞動防護用品。
第十九條 生產經營單位新建、改建、擴建工程項目(以下統稱建設項目)的安全設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和使用。安全設施投資應當納入建設項目概算。
第二十條 生產經營單位的生產區域、生活區域、儲存區域之間的安全距離以及周邊防護安全距離,應當符合國家標準或者行業標準。
生產經營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改變建筑主體、承重結構、布局或者使用性質。確需改變的,依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技術規范實施。
第二十一條 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在有較大危險因素的生產經營場所和有關設施、設備上,設置明顯的安全警示標志;向從業人員如實告知作業場所和工作崗位存在的危險因素、防范措施以及事故應急措施。
人員密集場所的經營管理單位應當采取播放安全告知、張貼安全須知或者設置安全警示標志等方式進行安全提示。
第二十二條 生產經營單位的生產經營場所應當按照國家標準、行業標準配備應急廣播以及通風、消防設施和器材,設置安全出口和應急疏散通道,標示疏散位置和疏散方向,并定期檢查、維修,保證正常運行和使用。生產經營場所內禁止下列行為:
?。ㄒ唬┻`反國家有關規定,生產、經營、存放、攜帶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等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品;
?。ǘ┱加?、鎖閉、封堵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車通道;
?。ㄈ┰诘叵驴臻g采用液化石油氣和汽油、煤油、甲醇、乙醇等易燃液體作為燃料;
?。ㄋ模┻`反規定安裝、使用電器產品和敷設用電線路;
?。ㄎ澹┎鸪?、損毀各類安全設施和器材;
?。┓?、法規禁止的其他行為。
學校、幼兒園、商場、醫療機構、養老機構、賓館、集貿市場等人員密集的單位或者場所不得出租房屋、場地用于危險物品的生產、經營、儲存、裝卸活動。
第二十三條 生產經營單位應當按照國家規定落實重大危險源監測監控管理責任,并對重大危險源采取下列措施:
?。ㄒ唬┑怯?、建檔、申報;
?。ǘ┙⒅卮笪kU源的監測監控系統并進行經常性維護,保持正常運行;
?。ㄈ┒ㄆ趯υO施、設備進行檢驗、檢測;
?。ㄋ模┲贫ㄖ卮笪kU源應急預案,每半年至少組織一次演練;
?。ㄎ澹┒ㄆ谶M行安全評估。
涉及重大危險源的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將重大危險源存在的危險因素和應急措施及時如實告知從業人員和相關人員,在醒目位置設置警示標志,并按照規定將重大危險源及其有關安全措施、應急預案報相應人民政府應急管理部門和有關部門備案。生產經營單位應當每半年依照規定向相應人民政府應急管理部門和有關部門報告一次本單位重大危險源監控及相應的安全措施、應急措施的實施情況,在重大危險源發生變化時應當及時報告。
第二十四條 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建立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制度,針對本單位生產工藝、設備、物品、場所、崗位及人員等可能存在安全風險的因素,定期開展風險辨識、評估和分級,按照安全風險分級采取相應的管控措施。
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建立健全生產安全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制度,明確本單位負責人和各崗位從業人員的排查治理責任,編制本單位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標準清單,及時發現并消除事故隱患。
對于一般事故隱患,應當立即組織整改治理;對于重大事故隱患,應當及時制定治理方案并向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報告,根據治理方案采取相應措施予以消除,治理完畢后應當組織驗收。
生產經營單位在事故隱患治理過程中,應當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事故發生。無法保證安全的,應當從危險區域內撤出作業人員,及時疏散可能危及的其他人員,暫時停產停業或者停止使用相關設施、設備和裝置,并設置警示標志,必要時應當派員值守;對難以停產或者停止使用的相關設施、設備和裝置,應當加強監護,防止事故發生。
生產經營單位應當每月對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情況進行統計分析,通過職工大會或者職工代表大會、信息公示欄等方式向從業人員通報。
第二十五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生產經營單位應當進行專項安全風險研判和事故隱患排查:
?。ㄒ唬┯嘘P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規章發布或者修改后安全生產標準發生變化;
?。ǘ┳鳂I條件、設備設施、工藝技術改變;
?。ㄈ凸彤a、發生事故或者險情;
?。ㄋ模┭雌?、極端或者異常天氣、重大節假日、大型活動;
?。ㄎ澹斶M行專項安全風險研判和事故隱患排查的其他情況。
第二十六條 生產經營單位進行爆破、吊裝、動火、臨時用電以及國家規定的其他危險作業,應當實行全過程管理,嚴格執行有關安全技術標準和管理規范,并落實下列安全措施:
?。ㄒ唬┳鳂I前完成作業現場危險危害因素辨識分析、安全防護措施落實以及相關內部審簽手續;
?。ǘ┐_認作業人員的上崗資格、身體狀況、配備的勞動防護用品符合安全作業要求;
?。ㄈ┐_認現場作業條件符合安全作業要求;
?。ㄋ模┫蜃鳂I人員說明危險因素、作業安全要求和應急措施;
?。ㄎ澹﹪栏癜凑諐徫话踩僮饕幊桃幎ǖ某绦蜃鳂I;
?。┌才艑iT人員進行現場安全管理,發現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緊急情況時,采取有效的應急處置措施。
生產經營單位委托其他有專業資質的單位進行危險作業的,應當在作業前與受委托方簽訂安全生產管理協議,明確各自的安全生產管理職責。
第二十七條 生產經營單位應當確保安全設備以及相關設施達到以下要求:
?。ㄒ唬┒ㄆ跈z測、檢修、維護保養,保持安全防護性能良好;
?。ǘ╇姎庠O備、線路安裝符合國家標準或者行業標準;
?。ㄈ┯斜ㄎkU的工作場所使用相應的防爆型電氣設備;
?。ㄋ模赡馨l生人身傷害或者其他事故的,根據實際需要配備必要的搶救藥品、器材,并定期檢查更換;
?。ㄎ澹μ胤N設備依法進行安全性能檢測檢驗;
?。﹪覙藴驶蛘咝袠I標準規定的其他安全要求。
第二十八條 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將進入本單位工作場所的相關方和外來人員納入本單位統一協調和管理,并履行下列職責:
?。ㄒ唬┙⒔∪⒙鋵嵪嚓P方和外來人員的安全生產責任制、規章制度和安全措施,組織相關方和外來人員參與應急演練;
?。ǘ┙⑾嚓P方和外來人員名錄和安全生產管理檔案;
?。ㄈ┒酱贆z查相關方和外來人員的安全生產工作,及時排查并消除事故隱患;
?。ㄋ模彶橄嚓P方特種作業人員資格和制定的施工方案、安全措施;
?。ㄎ澹ν鈦砣藛T進行入廠安全教育培訓并保存記錄。
第二十九條 生產經營單位應當依法參加工傷保險,為從業人員繳納保險費。
礦山、交通運輸、危險化學品、建筑施工、民用爆炸物品、金屬冶煉、漁業生產等行業和領域應當根據國家規定實施安全生產責任保險制度。
鼓勵其他行業和領域的生產經營單位參加安全生產責任保險。
第二節 特別規定
第三十條 礦山、金屬冶煉、建筑施工、交通運輸、危險化學品、民用爆炸物品、粉塵涉爆、涉氨制冷、機械制造等行業和領域的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嚴格執行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安全技術操作規程,強化生產環境和安全設施建設,強化從業人員的安全作業培訓考核。
第三十一條 礦山、建筑施工單位和危險化學品、民用爆炸物品等生產單位應當依法取得安全生產許可證。
未依法取得安全生產許可證的生產經營單位,不得從事該項生產活動。
第三十二條 礦山、金屬冶煉建設項目和用于生產、儲存、裝卸危險物品的建設項目,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進行安全評價,并根據安全評價結果采取相應的安全防范措施。
第三十三條 礦山、金屬冶煉建設項目和用于生產、儲存、裝卸危險物品的建設項目的安全設施設計,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報經有關部門審查,審查部門及其負責審查的人員對審查結果負責。
前款規定的建設項目安全設施的施工單位應當具有相應資質,并編制施工組織設計交由建設單位審查同意。施工單位必須按照安全設施設計、施工組織設計施工,并對安全設施的工程質量負責。
第三十四條 礦山、金屬冶煉建設項目和用于生產、儲存、裝卸危險物品的建設項目竣工投入生產或者使用前,應當由建設單位負責組織對安全設施進行驗收;驗收合格后,方可投入生產和使用。有關管理部門應當加強對建設單位驗收活動和驗收結果的監督抽查。
第三十五條 礦山、金屬冶煉、建筑施工以及危險物品的生產、經營、儲存、裝卸單位有關負責人應當現場帶班,巡查關鍵環節、重點部位,掌握現場安全生產情況,及時發現和處置事故隱患,發現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緊急情況時,應當立即組織人員撤離現場。
礦山井下作業帶班負責人應當與當班作業人員同時下井、同時升井。
第三十六條 尾礦庫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建立健全尾礦庫安全生產責任制,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安全技術操作規程,對尾礦庫實施有效的安全管理。
尾礦庫閉庫及閉庫后的安全管理由原生產經營單位負責。原生產經營單位解散或者關閉破產的,由生產經營單位出資人或者其上級主管部門負責;出資人不明確并且無上級主管部門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指定管理單位。
第三十七條 在下列范圍內不得建設居民區(樓)、學校、幼兒園、集貿市場及其他公眾聚集的建筑物:
?。ㄒ唬┪kU物品生產、經營、儲存、裝卸區域安全距離內;
?。ǘ┲卮笪kU源危及的區域;
?。ㄈ┑V區塌陷危及的區域;
?。ㄋ模┪驳V庫(含固體廢棄物堆場)危及的區域;
?。ㄎ澹┹斢秃腿細夤艿腊踩嚯x內;
?。└邏狠旊娋€路保護區。
危險物品的生產、經營場所以及儲存數量構成重大危險源的儲存設施、輸油和燃氣管道、高壓輸電線路,必須與居民區(樓)、學校、幼兒園、集貿市場及其他公眾聚集的建筑物保持國家規定的安全距離。
第三章 從業人員安全生產權利義務
第三十八條 生產經營單位的從業人員及被派遣勞動者享有下列權利:
?。ㄒ唬┮婪ㄏ硎芄kU待遇;
?。ǘ﹨⒓影踩a教育培訓;
?。ㄈ┝私庾鳂I場所、工作崗位存在的危險、危害因素及防范和應急措施,獲得工作所需的符合國家標準或者行業標準的勞動防護用品;
?。ㄋ模Ρ締挝话踩a工作有建議權、批評權、檢舉權和控告權;
?。ㄎ澹┚芙^違章指揮或者強令冒險作業;
?。┌l現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緊急情況時,有權停止作業或者采取可能的應急措施后撤離作業現場;
?。ㄆ撸┮蛏a安全事故導致損害后依法提出賠償要求;
?。ò耍┓?、法規規定的其他權利。
第三十九條 生產經營單位從業人員及被派遣勞動者應當履行下列義務:
?。ㄒ唬┳袷匕踩a法律、法規和本單位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安全操作規程,服從安全生產管理;
?。ǘ┙邮馨踩a教育和培訓,參加應急演練;
?。ㄈ┌l現事故隱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時,立即向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或者本單位負責人報告;
?。ㄋ模┮婪▍⒓由a安全事故搶險救援,緊急撤離時,服從現場統一指揮;配合事故調查,如實提供有關情況。
危險作業人員應當具備有關安全生產知識和操作技能,熟悉安全作業規程和應急措施。作業前檢查所用工具設備、自身防護用品和周邊環境,不能保證安全的,不得進行作業。
第四十條 生產經營單位不得將安全生產保障責任轉移給勞務派遣單位。
生產經營單位不得因從業人員對本單位安全生產工作提出批評、檢舉、控告或者拒絕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而降低其工資、福利等待遇或者解除與其訂立的勞動合同。
第四章 安全生產監督管理
第四十一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急管理部門履行下列職責:
?。ㄒ唬┮婪ㄐ惺拱踩a綜合管理職權,負責指導協調、監督檢查、巡查考核本級政府有關部門和下級政府安全生產工作,督促指導全員安全生產責任落實;
?。ǘ┚幹瓢踩a規劃,擬定有關政策規定,制定相關規程標準并監督實施;
?。ㄈ┍O督指導和組織協調安全生產行政執法工作,按照分類分級監督管理的要求,制定安全生產年度執法計劃并進行監督檢查,發現事故隱患,及時處理;
?。ㄋ模┮婪ńM織、指導或者參與生產安全事故調查處理,監督事故查處和責任追究落實情況,綜合管理安全生產統計分析工作;
?。ㄎ澹β氊煼秶鷥刃袠I、領域的安全生產工作實施監督管理;
?。┓?、法規規定的其他職責。
第四十二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應當依法對本行業、本領域安全生產風險進行研判,對生產經營單位執行有關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和國家標準、行業標準或者地方標準的情況進行監督管理,并履行下列職責:
?。ㄒ唬┙踩a監督管理責任制;
?。ǘιa經營單位有關安全生產責任制、安全生產風險分級管控和事故隱患排查治理以及重大危險源辨識、評估、監控等制度的建立落實情況進行指導和監督檢查;
?。ㄈιa經營單位的安全生產情況組織檢查,對監督檢查中發現的生產安全事故隱患責令整改,根據檢查情況分析安全生產形勢,制定并落實有針對性的監督管理措施;
?。ㄋ模┙⒔∪卮笫鹿孰[患治理督辦制度,督促生產經營單位及時消除重大事故隱患;
?。ㄎ澹┌凑找幎▓蟾媸鹿是闆r,依法組織或者參與由本級人民政府負責的事故調查處理,協助做好事故善后工作,落實事故處理的有關決定;
?。┓?、法規規定的其他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
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應當互通情況,在監督檢查中發現事故隱患需要由其他有關部門處理的,應當及時移送其他有關部門并形成記錄備查,接受移送的部門應當及時進行處理并反饋結果。
第四十三條 省和設區的市人民政府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可以在法定職權范圍內依法將有關安全生產的行政許可事項委托下一級人民政府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實施,并對委托行為的后果承擔法律責任。
第四十四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應當統籌推進本地區、本行業、本領域的安全生產監督管理數字化建設,依托政務服務網建立和完善安全生產綜合信息系統,加強行政執法、法律咨詢、重大危險源管理、隱患排查治理、應急救援、事故調查以及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違法行為記錄等安全生產數據共享和業務協同,提升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的數字化水平。
第四十五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應當建立安全生產違法行為信息庫;對存在安全生產違法行為的生產經營單位及有關人員,按照國家規定在新增項目的核準、土地使用、采礦權取得、政府采購、信貸融資、政策性資金和財政政策扶持等方面采取聯合懲戒措施。
第四十六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應當加強對礦山、金屬冶煉、建筑施工、運輸單位和危險物品的生產、經營、儲存、裝卸、廢棄處置以及使用危險物品的數量構成重大危險源的單位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的督促檢查,對標準化運行的質量和效果進行評估、監督。
第四十七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按照國家和本省安全生產分類分級屬地監管的有關規定,對涉及多個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的生產經營單位,明確牽頭部門,實施聯合檢查、綜合監管。
第五章 應急救援和事故調查處理
第四十八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建立健全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工作機制,制定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并定期組織演練,建立應急救援基地和應急救援物資儲備、管理、調撥體系,配備應急救援隊伍,組織開展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工作。
鼓勵和支持生產經營單位和其他社會力量建立提供社會化應急救援服務的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隊伍。
第四十九條 生產經營單位應當依法履行下列應急救援職責:
?。ㄒ唬┚幹粕a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與所在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組織制定的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相銜接;
?。ǘ┡鋫浔匾膽本仍O備和器材;
?。ㄈιa經營活動中容易發生生產安全事故的區域和環節進行監控;
?。ㄋ模┰谧鳂I區域設置緊急避險救生設施;
?。ㄎ澹┙M織開展應急預案培訓;
?。┟磕曛辽俳M織一次綜合應急預案演練或者專項應急預案演練,每半年至少組織一次現場處置方案演練。
第五十條 礦山、金屬冶煉、建筑施工、城市軌道交通運營單位,人員密集場所和危險物品的生產、經營、儲存、廢棄處置以及使用危險物品的數量構成重大危險源的單位應當建立應急救援組織,配備應急救援人員;從業人員不滿一百人的,可以不建立應急救援組織,但應當指定專職或者兼職的應急救援人員。
開發區、工業園區等產業聚集區域內的生產經營單位,可以聯合建立應急救援隊伍。
第五十一條 生產經營單位發生生產安全事故后,應當立即啟動應急救援預案,采取有效措施,組織事故救援,生產經營單位負責人應當在接到事故報告一小時內按規定向有關部門報告。
接到事故報告的有關部門應當根據事故等級,立即啟動相應的應急預案,組織進行救援,核查研判事故性質,協調解決事故應急救援、善后處理中遇到的重大問題,并及時向本級人民政府及上級有關部門報告。
第五十二條 生產安全事故發生后,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按照有關規定,組織事故調查組進行調查,并作出處理。
事故調查報告經有關人民政府批復后,應當依法及時向社會公布。
第五十三條 建立生產安全事故查處督辦制度,上級人民政府可以對下級人民政府負責的事故查處進行督辦或者提級調查。
第六章 法律責任
第五十四條 各級人民政府和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的工作人員,在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工作中有下列行為之一的,應當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關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ㄒ唬┪匆婪男袑彶?、許可、頒發證照等行政許可及監督管理職責的;
?。ǘ┰诒O督檢查中發現重大生產安全事故隱患,未依法及時處理的;
?。ㄈ┪匆婪男猩a安全事故應急救援職責,造成嚴重后果的;
?。ㄋ模ιa安全事故隱瞞不報、謊報或者拖延不報的;
?。ㄎ澹┳钃?、干涉生產安全事故調查處理或者責任追究的;
?。Πl現或者接到舉報的安全生產違法行為未依法查處的;
?。ㄆ撸E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的其他行為。
第五十五條 生產經營單位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責令限期改正,處二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的罰款;逾期未改正的,責令停產停業整頓,并處十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的罰款,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二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
?。ㄒ唬┪窗凑找幎ㄔO置安全生產管理機構或者配備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注冊安全工程師的;
?。ǘ┑V山、金屬冶煉、建筑施工、運輸單位和危險物品的生產、經營、儲存、裝卸、廢棄處置以及使用危險物品的數量構成重大危險源的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或者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未按照有關規定經考核合格的;
?。ㄈ┪窗凑找幎▽臉I人員、被派遣勞動者、實習學生進行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的;
?。ㄋ模┪窗凑找幎ǜ嬷鳂I場所、工作崗位存在的危險、危害因素及防范和應急措施等有關安全生產事項的;
?。ㄎ澹┪慈鐚嵱涗洶踩a教育和培訓情況的;
?。┪窗凑找幎ㄖ贫ㄉa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建立應急救援組織、配備必要的應急救援物資裝備、設置緊急避險救生設施的;
?。ㄆ撸┪撮_展應急預案培訓或者定期組織應急預案演練的;
?。ò耍┑V山、金屬冶煉、建筑施工、危險物品的生產、經營、儲存、裝卸單位有關負責人未執行現場帶班制度的。
第五十六條 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未履行本條例規定的安全生產管理職責的,責令限期改正,處二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逾期未改正的,處五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的罰款,責令生產經營單位停產停業整頓。
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有前款違法行為,導致發生生產安全事故的,給予撤職處分;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關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依照前款規定受刑事處罰或者撤職處分的,自刑罰執行完畢或者受處分之日起,五年內不得擔任任何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對重大、特別重大生產安全事故負有責任的,終身不得擔任本行業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
第五十七條 生產經營單位的其他負責人、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未履行本條例規定的安全生產管理職責的,責令限期改正,處一萬元以上三萬元以下的罰款;導致發生生產安全事故的,暫?;蛘叩蹁N其與安全生產有關的資格,并處上一年年收入百分之二十以上百分之五十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關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第五十八條 生產經營單位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責令限期改正,處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一萬元以下的罰款;逾期未改正的,責令停產停業整頓;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關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ㄒ唬┥a經營單位的生產區域、生活區域、儲存區域之間的安全距離以及周邊防護安全距離不符合國家標準或者行業標準的;
?。ǘ┥a經營場所未按照規定設置安全出口和應急疏散通道,或者有占用、鎖閉、封堵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車通道行為的;
?。ㄈ┤藛T密集場所的經營管理單位未采取播放安全告知、張貼安全須知或者設置安全警示標志等方式進行安全提示的。
第五十九條 生產經營單位未按照生產安全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制度組織事故隱患排查的,責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責令停產停業整頓,并處五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的罰款,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
生產經營單位未采取措施消除事故隱患的,責令立即消除或者限期消除,處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生產經營單位拒不執行的,責令停產停業整頓,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五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關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第六十條 生產經營單位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責令限期改正,處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逾期未改正的,處五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的罰款,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一萬元以上二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產停業整頓;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關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ㄒ唬┪礊閺臉I人員提供符合國家標準或者行業標準的勞動防護用品或者以貨幣等形式替代發放勞動防護用品的;
?。ǘ┪丛谟休^大危險因素的生產經營場所和有關設施、設備上設置明顯的安全警示標志的;
?。ㄈ┌踩O備以及相關設施不符合國家標準或者行業標準的。
第六十一條 生產經營單位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責令限期改正,處二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的罰款;逾期未改正的,責令停產停業整頓,并處十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的罰款,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二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關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ㄒ唬┪绰鋵嵵卮笪kU源監測監控管理責任的;
?。ǘ┻M行爆破、吊裝、動火、臨時用電以及國家規定的其他危險作業,未落實有關安全措施的;
?。ㄈ┪唇嵤┌踩a風險分級管控和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制度的。
第六十二條 礦山和危險物品的生產、儲存、裝卸單位將建設項目的安全設施交由不具有相應資質的施工單位進行施工的,以及施工單位未編制施工組織設計或者未按照安全設施設計、施工組織設計施工的,依照建筑工程安全生產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予以處罰;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關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第六十三條 本條例規定的行政處罰,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急管理部門和其他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按照職責分工決定。
第七章 附則
第六十四條 本條例自2019年10月1日起施行。2010年7月30日河南省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六次會議通過的《河南省安全生產條例》同時廢止。